煤炭是我國的主體能源,也是電力保供的主力。盡管在“雙碳”目標之下,發展清潔新能源、實現綠色轉型是必然趨勢。但是,立足于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國情,需要以保障煤炭產能穩定為基礎進行能源結構的優化,從而在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狀態下,平穩過渡逐步實現降碳目標。而保障煤炭產能穩定,又必離不開談安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化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能力”既是對2021年相關工作的回顧,也是煤炭行業任何時候都必須堅守的原則。
伴隨著數字技術與實體產業不斷加速融合,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進程也在有序推進。作為典型的傳統高危型工業,煤炭行業也不例外。
對煤炭企業而言,走智能化發展之路,通過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提高煤礦智能化水平,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主動安全管理模式,有效改善生產條件(尤其是井下),提升煤礦智能化和安全水平,才能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能力,遏制安全事故的發生,才能確保企業組織安全高效生產,從而促進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安全、質量、效率與效益的穩步提升。
要實現煤炭行業安全生產,“以人為本”又是關鍵。從2011年頒發的《煤礦安全規程》及《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完善基本規范》明確提出要建設人員定位系統開始,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早已成為煤礦行業必不可少的配套系統。建立一套礦用人員精確定位系統,通過與現有智能生產系統相結合,打造集成多種功能為一體的井下人員管理生態平臺,使管理人員可以精準地定位井下人員實時位置信息,精確地判斷出井下工作區域狀態,精確地檢測設備分布運作狀況和作業人員及設備的運動軌跡,方便進行科學調度管理及安全監控管理。如遇險情發生,救援人員可根據系統提供的數據、區域平面圖,快速鎖定被困人員位置信息,便于及時采取救援措施,從而提高應急救援效率,為井下作業人員提供安全保障,保障煤礦得以實現安全生產。
現如今,該系統也已陸續寫入多份智能化建設文件中?!?021年智能化煤礦建設指南》指出要建設“一網一站”的智能融合監控系統,國家能源局印發的《智能化煤礦驗收管理辦法(試行)》意見,以及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貴州等產煤大省陸續出臺的本省市自治區智能化煤礦驗收相關標準,也都明確了人員定位系統是智能化煤礦建設的重要內容。
礦用人員精確定位系統
精確到“位”,守護安全
根據相關政策要求,煤礦安裝使用的定位系統應當符合相關規定和標準要求,需要具備攜卡人員入井總數及人員、出入井時刻、下井工作時間, 采區、采掘工作面等重點區域和限制區域總數及人員、出入重點區域時刻、工作時間等顯示、查詢等,以及超時、超定員總數及人員的報警、查詢等多種功能。
北京得瑞紫蜂科技有限公司基于靜態定位誤差小于10cm的高精度UWB定位技術,通過礦用本安型讀卡分站、礦用本安型讀卡器、礦用本安型標識卡、礦用本安型信息礦燈、礦用本安型搜救儀及定位引擎軟件等核心模塊,搭建煤礦“六大系統”之一的礦用精確定位系統,集井下施工人員考勤、精確定位、安全預警、災后急救、日常管理等功能為一體,實現對井下作業人員、運輸車輛的精準位置監測。
紫蜂科技礦用人員精確定位系統功能演示
為了確保在惡劣的礦井環境下實現對目標的精確定位,紫蜂科技礦用人員精確定位系統使用UWB全向技術:UWB專注定位,實現煤礦井下10CM內的精準定位,同時又兼顧信號穩定傳輸;同時該系統使用真實比例的GIS礦圖,搭配智慧大屏界面,可實現對煤礦井下數據一體化展示,該界面下實時統計人員車輛信息、人員考勤情況、各類報警情況等數據,實現礦井下場景的真實還原,人員實時分布一目了然。通過該界面,輔助礦企實現對井下目標要素定位相關數據的整體展現與把控。
為確保緊急狀態下被困人員能夠和后臺取得正常通訊,對于配套的定位硬件,紫蜂科技采用UWB+ZigBee創新融合組網,對于重要指令如呼叫、撤離,通過雙通信技術下發模式,優先ZigBee下發,若ZigBee下發失敗轉UWB鏈下發,為緊急情況下的撤離、呼叫增設雙保險。
截止目前,紫蜂科技礦用人員精確定位系統已在數個千萬級首批智能化建設煤礦井下部署成功。在真實場景應用中,該系統覆蓋主副斜井、主要運輸大巷、主要膠帶運輸巷、回風大巷、采掘工作面、變電所、泵房、避難硐室等地點,充分滿足井下復雜巷道的全覆蓋需求。
基于該系統,紫蜂科技協助煤礦企業實現對井下人員、車輛等目標的精確定位、行為管控、智慧考勤和科學調度等管理,輔助礦井強化安全生產能力,提高管理與應急救援效率,助力井上井下一體化的智能化礦井平臺建設!
*文中資料來源: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加強煤礦井下人員位置監測管理工作的通知》
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